化成一顆顆閃耀他人生命的鑽石
後記|吳思瑩
直上七樓,文件高堆成辦公桌隔屏,書架上滿滿的《礦工的兒子》是這間「公司」最顯眼的家具。當我坐定,準備好紙筆、按下手機錄音鍵,問了第一個問題之後,三個多小時,蔡合城老師沒有停歇,滔滔不絕地迻譯腦海中十多年來走訪監獄、育幼院的經歷。像是面對千百人演講,他聲如洪鐘,目光炯炯,席間還不忘為我斟添濃茶。
這是第一次與蔡老師面訪的情景。
雖然此後進行了半年多的貼身採訪,他始終如一:大聲問好,微笑招呼,瞄一眼擬定的內文標題就閉目口述,直到確定完成了一個段落,或是張東秀執行長提醒午間拜訪得出發了,才停下來跟我道謝,說下週再見。
每週六的晨間訪談,自酷暑推移至裹上圍巾的深秋。從發病確診、化療、骨髓移植到調養,兩年多的癌末療癒,透過蔡老師口說,既鮮明又生動,好像只是翻開一本書為我講述裡面的故事。眼前這位說書人,康健朗朗,神采奕奕,誰能料想他差點在無菌室吐出最後一口氣?
有時,訪談的時光變得迷濛而不真切,速記敲打鍵盤之際,蔡老師過往種種在眼前一幕幕如底片翻轉。那個國中就代替父親採礦的孩子,在礦坑開啟靈界奇遇,就像漫畫《花田少年史》小主角花田一路,逐項完成祂們未了的心願。待事業有成,又耗時十五年無酬無償探訪全國看守所──我相信,一身礦工裝束的演講者,他是第一人,也應該是最後一人。
蔡老師的傳奇人生,彷若使盡挖煤礦的力道,越掘越深邃。但不同於礦脈總有枯竭的一天,這位勇者的行路卻是隨著歲月流轉更形開闊、豐富,成就了更精粹的碳成分,化成一顆顆閃耀他人生命的鑽石。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因為已鎖定你!」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曲《唸你》歌詞,恰恰勾勒了蔡老師堅強的意志,只要是他設定完成的目標,就不可能半途而廢。即使是面臨生死存亡關頭,也不放棄絲毫機會。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正因為他大半人生都是為家人奔走、為好友兩肋插刀、為不相識的受刑人與孩童付出金錢時間,每天都用盡力氣當成最後一天來過,才啟動回復機制,為生命灌住了繼續下去的可能。蔡老師曾開玩笑對執行長說,「最適合我的職務就是董事長。」但這個董事長不是坐辦公室簽文件開會決議的體面白領,卻像是穿西裝出門四處募款的行腳僧。
在採訪接近尾聲時,張東秀執行長也受訪回溯這兩年多心路,談到當時可能天人相隔的情境時,仍不禁潸然落淚。過去十多年來擔當蔡合城老師的工作夥伴與輔佐,她早已練就明快決策的本事與強而有力的心臟。一整天忙到半夜才吃便當的戰鬥式行程,或是募款遭拒都在走出大門後立刻忘掉窘迫,坐上駕駛座駛向下一個目的地。她爽朗果決的性格,活脫就是個不讓鬚眉的英雌,每每造訪聽見張執行長元氣十足的問候,精神就昂揚了起來。
此書得以完稿由衷地感謝蔡合城老師半年多來撥空受訪,在他身上我看見大智慧者的典型與風範;感謝張東秀執行長提供的協助與文獻,以及礦工兒子文教基金會同仁董淑貞小姐居中聯繫幫忙。在此並向原水文化楊雅馨編輯與林小鈴總編輯致上謝忱,由於她們悉心的協調與溝通,我才能在極順利的情況下完成訪談、寫作。
將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家人;
獻給每一位失去、珍愛與懷抱生之勇氣的人,
當你闔上最後一頁,
你會知道,
生命並不孤單。
獻給每一位失去、珍愛與懷抱生之勇氣的人,
當你闔上最後一頁,
你會知道,
生命並不孤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