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No.22|專訪工藝家陳茂輝|看見,朽木新生命





關於環保,我們經常在意的是它對環境造成的負擔,以及是否生成毒害。但也有另一路數的環保是把不經意的浪費、消失與毀棄,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形態。當人們著意如何保護森林,其實也有為數相當的木材被視為廢料而任其流失。此時,工藝家陳茂輝正在南台灣用雙手刻出朽木的春天……




採訪、撰文|吳思瑩    圖版提供茂輝工房




「我是工藝家,不是藝術家。」陳茂輝這麼定位自己,42年次的他從19歲開始做木工,到今年就滿40年了。這麼些年與木材為伍的歲月,從用材到愛材、惜材,在陳茂輝眼中,不起眼的下等木材,卻是他心愛的寶貝,因為它們即將從他手中重展另一生世的美麗。

扁柏、漂流木作品:看破系列-環遊世界(圖版提供、版權所有∣茂輝工房


年輕木工的夢想人生
 不到20歲就投入木工車床與金屬車床的工作,學習以雙手使用刀子「車枳」材料。這門車製木材的工夫,陳茂輝說,一開始簡單,就是要以木頭不飛出來為原則,但馬達速度快慢與否,得靠經驗去琢磨;快轉的話,力道夠,減少研磨時間,但硬木卻要調慢轉速,這時陳茂輝下了很有興味的註解:「否則硬碰硬,一定會兩敗俱傷!」
 十多年前陳茂輝代工做木製花瓶,因為需求量大,業主也給予豐厚報酬。在這之前,他還做過好一陣子的樓梯扶手,但後來這個產業逐漸凋零,代工就成了他穩定收入的來源。不過,賺到錢是一回事,陳茂輝回想那段時間的缺憾,「作品造形的決定權不在我,所有的成品都是經過主人的喜好去裁製。」人無法像機器一樣毫不思考地量產,於是在木作師傅到工藝家的生涯走向裡,他選擇了後者。
 「材料在決定最後成品的樣式;長的料就做長花瓶短的就做聚寶盆。」既然走向工藝之路,如何發揮角材最適切的質素,從技法到器物美感,就是他不斷思考和嘗試的課題。慢慢地,各種造形都嘗試過,他就從中國工藝元素找靈感,「那種柔軟、敦厚的美感很適合用在木料上,有時候自己都很驚訝,怎麼會做出這種東西?」陳茂輝說,後來他看到《中國八千年器皿造型》這本書,才發現有和自己無意之中車出來十分相似的古物,頓時,與古人心意相通,和萬物道理相應合的感知,讓他在驚詫間也擁有創作後的感動。


【杯之組曲「竹杯系列」】;幾年前因環保議題「綠工藝救地球」,公家機關不提供紙杯,因此開發竹杯系列。
材料有孟宗、桂竹、巨竹,合稱【杯之組曲】。

延續殘材生命權
 不論是過去為人作嫁,身為一個無名的代工師傅,或者是今日有了工作室,已經堂而皇之打出名號,陳茂輝創作的木花瓶,自始至終都是使用殘材,「大料大用,小料小用。」這是他的原則,因為用小料做木花瓶才不會浪費,而這些作品在市場上的反映也很好,無論是質感與觀賞價值都有很好的評價。
 對陳茂輝而言,競逐貴重木材製作高昂器皿或家具是很浪費的,「過去曾有一段時間大家去追奇木做桌椅,有的人越玩越大,要求更漂亮、更奇詭的木頭紋理,有缺陷的木頭就直接被遺棄,真的非常可惜!」他說,做久了,殘而不廢的漂流木、風倒木或枯立木他都收來當素材,「這些看起來已經沒用的木料,其實切割完整後,就跟高貴的山材一樣但有時候過度的裁切又會浪費很多在棄之可惜的情況下,我就想辦法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
 陳茂輝知名的「看破系列」就是把有破洞、遭蟲蛀的廢棄材料撿起來創作,當時同行看到都紛紛訕笑,懷疑他是不是腦袋壞去,「竟然有人做破花瓶?」不過,就像人們嘗言瘋狂與天才是一線之隔,陳茂輝破格的行徑遇到了伯樂,來自東海大學美術系的林文海說,「誰說你瘋子,我就是為破而來!」林文海邀請陳茂輝參加2005年的大洋洲國際木雕交流展,讓世人們一同看破完美作品之外的不完美身世。
 逐漸打出知名度的缺陷之作,以不規則、挖薄木料的面貌展現,「這些都需要日日夜夜不停地思考,但只要想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物盡其用,讓它們變成可造之材,作品還是會慢慢成形。」陳茂輝這些年創作下來,他說有兩個因素支撐著他,可供想走這條路的工藝家參考:「你喜歡自己的作品嗎?那就要喜歡到可自己收藏的程度。如果想賣,這些作品可賺錢嗎?」假如過得了自己這一關,那麼就放手去做!

 【海蟲的故鄉】:漂流木漂到海邊經歲月的洗禮,海蟲的啃食成了海蟲的世界。

搏性命來創作
 只是一份體貼,世界就可以有不同的行進方式。「樹長得好好的,饒了它吧!」陳茂輝很嚴肅地看待樹木的生命權,枯朽的、倒落的、飄零的木材,「可以做,就拿來用!」連木材包商合作久了也很了解他,會特別為他提供造形獨特的木料,因為陳茂輝的原則就是「什麼奇怪的木頭都可以用!」 
 需要時間來思考、來修飾,把不規則的東西變成愛不釋手的作品。他笑說,有時想破頭還找不出可塑性,但靈感一來,「熊熊會讓你想到!」也因為考慮周密,陳茂輝創作的失敗率較低,他說這是「有用心跟沒用心差別」。創作這條路,最需要知心人肯定,當客人木頭拿來,如果他說:「你做什麼我都喜歡。」就是對你非常有信心,甚至說:「做得越奇怪越好!」這樣陳茂輝也創作得更起勁。
 生命即將邁入一甲子,陳茂輝語氣輕鬆地說,「現在做作品,可以隨心所欲了。」但人們看到他信手拈來,殊不知這麼多年都是搏性命在創作。「做這行要知道生死門在哪裡,如果轉速太大,會有生命危險!」尤其是他自創的「偏心法」機器操作起來特別危險,有時難免也會被木料打到,痛歸痛,作品還是要在疼痛裡產生,就像孕育孩子一樣。
這位對朽木情有獨鍾的工藝家,笑稱自己以前工作室沒掛招牌,工作已經做不完了,自從近年被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選為「工藝之家」後,他說有義務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工藝之美。所以,如今「茂輝工房」的招牌安上了,這個為廢料延續生命的一方天地,把屬於人與樹木間的情感,琢磨成溫潤的藝術品,在日常器用、賞玩之際,真正收藏了存在物我兩造的相知相惜。




陳茂輝Chen, Mao-hui
茂輝工房
電話:049-2737199
地址:南投縣名間鄉員集路58-1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需先預約

(原載於2011.07《有機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50|專訪郭強生|郭強生談母親過世到父親失智心路歷程:我照顧的是人生還在進行的人。

很多時候,你不再是他們的兒子女兒,他們也不再是父母--嘗試調整並重塑你們的關係,照護與被照護者才能在全新的相處模式放鬆、自在。本文我們專訪郭強生,他以學者、作家、兒子及照護者諸種身分,真誠揭露一個有病老長輩的家庭如何如常運作,以及面對自身老後的課題。 「人生進行到這兒,就是退無可退了。」因為是至親,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他照護者的身分,所以郭強生說自己責無旁貸,退無可退。

No.33|專訪林大為|光的旅程——林大為・燈光設計師

研究所的畢業 製作,選擇曼哈頓舊鐵橋打上象徵鐵軌的兩道光,這是一個起點,讓他踏上光的旅程。這麼些年,他用光為散落在地球不同角落的城市妝點建築。但有個問題總是在腦子裡迴盪:「是我點亮了它們?或者其實被照亮的是自己?」

No.65|【石門.天海拔河】|跟著游嘉萍聽阿嬤的採茶歌

在石門老梅社區出生長大的游嘉萍,對這兒有份特殊情感。她 1996 年回來石門國小服務,現為該校輔導主任。「從小領核電廠獎學金,長大當老師就想:能為家鄉做什麼事?」游嘉萍個性爽朗熱情,跟她走一趟石門,到處都是相熟的親朋好友。家鄉人膩稱她為「阿妹仔」,她也樂於當長輩口中永遠的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