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傾圮的老屋,可以消失在暗夜的一把無名火,從此讓灰燼埋葬屬於它的所有記憶。如果,老屋得到重整再造的機會,它改變的命運,也牽動了所有與它發生關連的人……
2016年2月,由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木作班十幾名志工和學員費時一年、合力修復完成的木造老屋「河川」正式開幕。
老屋修復後就跟所在的「河川街」同名,見證如河流動的時光。
「這棟有近80年歷史的日式木造宿舍,如果真要談它的文化資產價值,其實並不高。但參與過程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就是它完全由民間自力修復。串連了來自不同背景、專業,幾乎沒有實際參與工程經驗的人,一起完成它。」曾愉芳,作為河川木工班的「工頭」,回顧這段歷程,她說,大夥兒跟著來自澎湖的大木作匠師陳家耀,學習不同的木構技法,以新舊料補強、抽換,並運用木構榫接技法盡可能保留原建築風貌。
於是,工班還搜羅來自各地的老家具,重現80年前居家氣氛。更多人走進來了,為了喝一杯好茶,聽作家說故事,親手做出一張藤編木凳,風簷展書讀,感受打狗舊時光的生活溫度。
從一個唸藝術史的學生,到動手修老屋指揮工班,曾愉芳笑稱,即使高雄近幾年變化很大,有很多嶄新壯觀的建設,但她仍覺得這裡沒有失去「下港人」的草根性和直率,所以在這個城市有更多機會可以發揮,她樂見蛻變中的高雄有更多年輕人願意回來創業,「高雄人很真性情,只要拿出熱忱,任何事都做得成!」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