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淡金公路直行,距離淡水約30分鐘車程,就可抵達臺灣最北邊的濱海小學──石門國小。我們經常用「你是住海邊嗎?──管很寬喔!」來調侃人,而石門國小師生就是奢侈地擁有一整片大海可管呢!
採訪|吳思瑩 攝影|吳金石
讓孩子們自信站出去
石門國小歷史很悠久。它原是日治時代老梅國校的石門分教場,光復後才改稱石門國民學校。雖然,這是一所濱海的偏遠小學校,但它天寬地闊的視野,優美得令人不想離開的自然環境,還有發源於海拔422公尺山區的石門溪從旁流經入海,真正是讓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熱情、潛力的好地方。
為我們導覽校園的石門國小輔導主任游嘉萍是在地石門人。「將資源帶進來,讓自信的孩子站出去。」她說,石門國小老師們打造校園環境及設計課程,都圍繞著這樣的目標而作。
老師充分利用環境的優勢,雖然校園仍設置了一所矮圍牆與臺灣海峽沿岸相隔,但隔不住的是海天一線,也隔不住校園與自然融而為一的景致。像是今年盛開的天人菊,就很可能是從外島飄洋過海來的。正如這樣自然的野性與天性,師生也任由操場圍牆旁恣意生長了許多濱海植物,恰好可當作自然課程「原生植物專區」學習教材。
太陽公公風伯伯都是好朋友
遠遠望去,風車造形的藝術設施盤據操場一隅。在環保紅磚跑道旁,老師們利用具海濱特色的「風」,設計出許多風車造景的裝置藝術。與學生一起徒手拔雜草、養護操場的同時,也能感受無所不在的生活美學。「2014年夏天剛好巴西舉辦世足賽,我就把班級表現變成紅牌、黃牌,太頑皮就約法三章發牌;也把32個參賽國家從中分區,讓孩子們從世界地圖去找,適度搭上足球熱,上起課來才有趣!」
到操場另一頭,唔?有沒有看錯?是果嶺耶!石門國小的高爾夫果嶺推桿區、揮桿區,是極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區,許多社區民眾都特地跑來小試身手,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學校特別延聘高爾夫國手來教導正確姿勢,石門的孩子運動神經發達,一點就通,更從中習得一身好架勢。
旁邊的風雨操場則能因應石門漫長的雨季,「學校孩子們的母親,約有三分之一是外配,我們也會因此多留意學生學習環境和情緒問題。這個風雨操場讓一些有過動症、已經在服藥的孩子找到宣洩的管道。」游嘉萍說,改善過動症,運動可以發揮跟服藥不相上下的效果。石門國小也因此成立籃球隊,由美勞老師跟三位替代役職員領隊,期末就舉辦三對三鬥牛,結束後師生一起吃披薩同歡。
校園裡還有一個地方很讓人好奇,溜冰場怎麼積滿水都不清理呢?原來,這是「石門船奇」所在地,是提供孩子學習太陽能的休閒場所。老師們將報廢的救生艇變身綠色能源教學的魔術工具,教導學生如何自行設計出太陽能車、船及太陽能鍋,並且從風力發電電器競賽,以及太陽能車、船比賽裡,讓石門的小孩再次體會:石門是個多麼富足的家鄉。
跟媽媽阿嬤當同學
石門國小現在還有150位學生,為了善用教學資源,老師們也規劃了成人教育班,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籍母親,和上年紀的阿公阿嬤,都能成為孩子和孫子的同學。
擔任輔導工作的游嘉萍總跟外籍媽媽說,「我是妳最好的朋友,有事可以來學校找我!」因為外籍母親的身心安定,就是孩子最好的慰藉。至於來上課的阿嬤們都很可愛,六點半上課,五點多就來學校幫忙打掃,還有阿嬤學到「清」這個字,竟然流下眼淚,一問之下才不好意思地說,「六十幾歲才知道自己名字怎麼寫!」
為了拉近祖父母輩跟孫子的距離,石門國小很用心地推廣鄉土語言教學,走廊門柱都能見到游嘉萍創作的臺語詩謠。有次她和學生阿嬤、學生一起去吃速食,阿嬤吃不慣漢堡,她就寫下「阿嬤阿嬤買呷菜,阿孫阿孫溫嘸要」的打油詩,俏皮詮釋祖孫的差異。
在這樣的環境,石門國小老師都希望孩子能學習得更奔放快樂,「我們總希望自己孩子不要當井底之蛙,應該出去奮鬥再返鄉服務。樂見他們踏在老師肩膀上跨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當我們再回望石門國小的操場,心想:那在矮圍牆外輕輕波動的海峽,一定能讓孩子體悟到人生遠航志在四方,只要有心,就能架著童年親手做的太陽能船,航向夢想彼岸!
同場加映|游嘉萍的鄉土歌謠
游嘉萍主任為孩子寫了上千首臺語詩謠,讓孩子們在鄉土語言課可以又唱又跳,甚至還能加上Rap動作,變身饒舌歌手,把母語學習變得那麼自然,那麼快樂!以下我們就一起來看她「用孩子眼光看世界」的童趣創作!
風箏主題二首
一
九月九
風吹風吹滿天吼
囡仔囡仔硞硞(kho̍k-kho̍k)走
撞到狗仔捙畚斗
狗仔狗仔ma-ma吼
二
親像蚜仔開舞會
親像鳥仔覕咯雞
風吹風吹天頂飛
石門天頂足濟花
家鄉主題三首
一
石門是一個好所在
你那有閒對遮來
阮會真心來招待
予你歡喜笑咳咳
二
石門海產青閣甜
石門肉粽濟人要
石門茶米有風味
予你食了笑微微
三
阮兜阮兜佇石門
土地闊闊海岸長
石門洞是阮大門
一年四季攏開門
青山綠水是花園
熱天遊客毋識斷
阮兜雖然有卡遠
有閒遮來阮兜耍(呀!阮兜耍)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