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毛茸茸的獅子,眼睛巴眨巴眨,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搖屁股。突然間,躍上高樁,挺直了身子,睜眼齜嘴,威風凜凜──小心,獅子出沒石門 !
舞獅,這門民間傳統藝術,正在石門「臺灣文揚龍獅團」生根茁壯。帶領文揚龍獅團團長兼教練楊天德,因為舞獅改變了人生,也因為舞獅,成為不折不扣的黑手教授。
採訪|吳思瑩 攝影|吳金石
舞出未來舞出自信
二十多年經驗的修車廠老闆,怎麼成了教練?又當起教授呢?「我原本在石門國中教舞獅,七、八年前認識乾華國小校長,他就邀請我去學校當孩子們的舞獅教練,就這樣做起一週兩堂課的訓練。」
身形魁梧,聲如洪鐘的楊天德說,他學的是廣東獅,也就是南獅,又稱為醒獅,舞動時靠舞者的動作表現獅子各種神態。種種包括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動作,必須透過平時苦練,才能有紮實的下盤功夫,以表現樁上各種高難度的姿態。
楊天德說他本來學得是臺灣獅,後來轉而接觸造型華麗、技巧複雜的廣東獅。2002年,他曾帶訓練不久的石門國中學生到香港比賽。當時來自亞洲各國的參賽者有二十幾隊,少年團員們看到別隊訓練紮實、陣仗完備,嚇得差點不敢上場。
經過這次震撼教育,楊天德和團員們大受刺激,但也幫助他們大改造,蛻變為精銳的專業舞獅團。「傳統南獅獅頭造型有張飛獅、關羽獅、劉備獅三種,分別代表這三位歷史人物,現在則沒有明顯區分,都以表演好看為主。」他解釋,過去獅頭還有開光儀式,壞損了也必須燒毀,如今也不講究這些。
「拜佛祖要顧肚」,楊天德因為是黑手出身,三十幾歲才想繼續讀書進修,於是進了淡水商工夜校,沒想到一路念出興趣,現在還在聖約翰大學念研究所,並身兼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動態藝術系兼任助理教授。這樣的人生轉折,都因舞獅而起。
2004年,楊天德帶學生參加中華龍獅運動總會在新竹購物中心舉辦的比賽,冠軍可以代表臺灣到廣東參賽。沒想到果然一舉得冠!還在元宵節的廣東賽事得到季軍。當時的石門鄉長劉兩元送了一臺麵包車到石門國中,讓學生當成訓練接送的團車;後來又找校友募款,前往馬來西亞雲頂參加兩年一度的「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
一路比賽,學生舞出了信心!2007年,接到高雄兩廣獅隊邀請到新加坡,與當地知名「新加坡文揚龍獅團」合作演出一個月。2008年,楊天德思索,學生們到處比賽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團名,何不借用「文揚」威名?在新加坡文揚龍獅團同意後,「臺灣文揚龍獅團」正式成軍,也因為團名相同,就順勢接手了該團準備汰換的演出設備,並在同年8月到文化局登記立案,「從那時起,我們龍獅團就旺起來了!」
希望孩子比他更棒
2008年到2011年臺灣文揚龍獅團開始揚名國際,不斷參加各地舉行的南獅比賽。甚至在2009年越南舉辦的亞洲室內運動會抱回兩個亞軍,回國接受中華奧會安排的獅隊隆重接機,還因為這次優異表現,中華奧會特將石門區訂為臺灣的「南獅訓練基地」。
雖然至今文楊龍獅團仍須為場地、經費而奔走,但看著孩子們從龍獅中找到自信,甚至可能在未來以此為業,楊天德還是有股動力堅持陪他們走下去。他現在也擔任新北市體育總會單項龍獅委員會委員,不斷為龍獅團選手的福祉努力。
「石門的孩子很樸實,許多來參加龍獅團的家裡可能都有些狀況。這些年我都要求自己,不要佔在某個位子上,要讓學生有機會升上來接替。」他總鼓勵學生精進盡力,若有學生成年後希望在團內擔任正職,他也會盡量協助;也鼓勵一直向他學習、唸到體育系的孩子取得運動防護員資格證照,等未來法令一通過,隨時可派上用場,增加自己就業機會與競爭力。
「2014年7月到12月,是我們龍獅團從業餘到職業的過渡期,但我確定可以做到!走到!」看著楊天德帶領團員在暑訓的影片,年輕學生們在梅花樁上做出疊羅漢、上肩「採青」的特技動作,而一旁敲奏大鑼、大鼓、大鈸的團員也搭配的默契十足,這些令人感動的歷程,都是多少汗水的累積。這時,回想剛剛採訪時楊天德舉起獅頭,一個亮相,那樣的神采自信,正是孩子們學習的模範。
留言
張貼留言